亲 子 ┆ 赶快摒弃这7种最不合时宜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自由发展

2020-01-22

名师导读

父母无疑是爱孩子的。但由于工作繁忙或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却可能无意中伤了孩子的心。有些父母给孩子设置了各种宏伟蓝图,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不断给孩子施压。不妨让他们自由发展。挑拨式。“爷爷奶奶不疼你,以后少去他们家,只有妈妈最疼你!”“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有些父母喜欢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的...

  父母无疑是爱孩子的。但由于工作繁忙或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却可能无意中伤了孩子的心。有些父母给孩子设置了各种宏伟蓝图,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不断给孩子施压。不妨让他们自由发展。
  挑拨式。

“爷爷奶奶不疼你,以后少去他们家,只有妈妈*疼你!”“你爸老出差,都不陪你玩。”
  有些父母喜欢把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的战火引到孩子身上,讲对方家庭成员的坏话。这样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孩子对父母双方都有一种本能的爱和尊敬,这也是他们接受父母教诲的基础。如果常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就会破坏对方在孩子心里的形象,甚至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攻击对方的家庭,更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断层,缺乏温暖和安全感,渐渐变得顽劣反抗,甚至怀有敌意。父母要用平和的态度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要尽力维护对方。
  依靠式。

“儿子,你就是妈妈的依靠,妈妈的后半生全指望你了。”
  在情感上过分依赖孩子,以母亲依恋儿子居多。健康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但如果母亲过分依恋儿子,丈夫反倒成了外人,会使孩子“取代”父亲的角色,对未来的婚恋、交友产生影响。找对自己的角色,家庭关系才能正常。不要因为夫妻关系不好,就过分依恋子女,而是要与对方充分沟通,共同营造健康的家庭关系。
  哀怜式。

“爸爸没本事,赚钱少,不能给你买进口玩具。”
  一些父母会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卑感,以减轻对孩子的愧疚。这样容易把自卑感“传染”给孩子,让他们觉得,“爸爸没本事,我又能怎样!”父母本该是替孩子遮风挡雨的大树,当孩子发现这颗大树“漏雨”时,还怎么能坚定自信呢?当孩子有了攀比心,便会向父母提出许多疑问。这时,父母首先要挺起脊梁,相信自己能给孩子*合适的生活。随后要用辨证的观点去贬恶扬善,指引孩子踏上坚实的成长之路。
  抱怨式。

“要不是早上叫你起床你不听,我上班怎么会迟到!”“要不是当初生你,我怎么会落下这个病!”
  父母的抱怨如同一剂毒药,会慢慢侵蚀孩子的身心,直接影响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也变得爱抱怨,遇事推脱责任。父母应先做好自己,还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
  溺爱式。

“要什么尽管说,爸爸什么都给你买。”“宝贝,妈妈全都听你的。”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不知道为人着想,自私自利。父母满足了他的无理要求,慢慢的孩子心里就会产生“我是老大”的思想,不懂得让步和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行为乖张专横。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父母应尽快反省自己的行为。
  冷漠式。

“妈妈累了,没时间帮你检查作业。”“我忙,你自己玩,别烦我!”
  4岁的萌萌一放学就跑出教室,迫不及待地向妈妈展示自己亲手做的手工。妈妈瞟了一眼,随口说了句:“嗯,挺好的,赶紧走吧。”萌萌不开心地说:“妈妈都没好好看!”妈妈声音也高了起来:“看什么看!再不走又要堵路上了,妈妈还急着回家做饭呢!”有些父母为人冷漠,养育子女就像是完成任务。这样的态度会让孩子与父母疏远,甚至成为“没有温度的人”。因此,除了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以外,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过望式。

“你要把前三名作为永远的目标,将来考上清华、北大。
  有些父母给孩子设置了各种宏伟蓝图,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他们身上,不断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不断迎合家长的期许时,就容易失去自我。即使他们真的很“优秀”,但内心却可能千疮百孔。调查显示,大学中有心理障碍的孩子,23%在初高中被公认为“很优秀”。还有些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也有自己的专长,不妨让他们自由发展,父母把握好道德方向即可。
  

E N D

免责声明:机构动态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上一篇

恐惧是亲子关系亲密的一道墙

昨天晚上八点半,瓜瓜说想下去骑车。我爽快答应。在电梯门口,邻居看到了。“这么晚了还下去?”一副惊讶的表情。我笑笑说:是的。瓜瓜在楼下骑了几圈,感受到风很大,又没有小朋友一起玩。不到10分钟就回家了,洗完澡后和他在床上疯啊,跳啊,11点钟的时候瓜瓜说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吧。看到他好像没有一丝睡意,于是又开始了...

下一篇

亲子关系辅导/晚一天再教育,90%的家长不知道的教育秘密

为何女儿对我越来越有成见?“熙熙,作业没做完不许出去玩!”“我就玩一会儿。”“不行!做作业时就集中精力,玩就痛痛快快地玩,这样才能既学得好又玩得好,你这样三心二意,什么都做不好!”“我就要玩!”女儿仰着小脸,一副和我宣战的架势。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我和女儿之间上...

我的位置: 首页 专题详情

本网站的所有信息为机构或个人在本站免费发布,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机构或个人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电子邮件:156218527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