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防行业培训/消防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培训 >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 > 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动态 > 苏州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动态 (推荐分站:苏州培训网 | 苏州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

【动态】苏州安全工程师培训机构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2022/11/25 8:20:24 更新时间:2022/11/25 15:15:07
责任编辑:培训机构(VIP会员已认证)

学校介绍
  我们开设的安全工程师课程,针对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员,设置了多样的班型,这里从精讲到冲刺,从集训到点题,学员可以选择全程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单项的班型。
  我们是一个专业的多领域的教育培训平台,目前业务有,建工、消防、安全、医卫、财经、教资等,秉承让人人享有优质教育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课程介绍
开设班型:
预热班
行业入门前辅导课,为以后的课程打好基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冲刺班
根据历年的出题策略把各章知识点串起来进行讲解,侧重于考点知识的掌握。
模拟考试班
检测对考试知识点的掌握,让您分析自己的不足。
考前强化班
对本年度考试进行拼搏,让您轻松的应对考试。
课程特色:
1、精讲、点题,从体到面,从面到点,层层突破。
2、解构考纲,剖析教材,精研真题,配套实战,考前信息,有讲有练,由浅入深,锁定考试考点。
3、亲临课堂,高清在线课程,学员可以打包下载,学习加的方便。
4、循环开课的模式,多点教学,分校大家可以随便选择。
5、课上全程教学,课下配套高清。

特色优势
培训特色:
1、实用的复习资料,每次考试都能找到原题;
2、有效的复习方法;
3、专业+服务,成就学员的信赖口碑。
培训班优势:
1、学员专属班主任服务;
2、学员专属APP题库练习;
3、专职老师24小时内答疑;。

学习资料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基础》考点: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新一轮的考试复习开始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技术基础》考点: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供大家参考!查看更多模拟试题请关注环球网校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频道。祝学习愉快!

控制火源引起火灾的方法:

1.化学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主要分为化学自热着火和蓄热自热着火两种:

1)化学自热着火。指在常温常压下,可燃物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依靠特定条件下自身的反应放出的热量着火。这里讲的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的物品相互作用等。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

(1)与水作用化学自热着火。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其特点是:与水反应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和大量的化学反应热。可燃气体在局部的高温环境中与空气中的氧作用,引起燃烧。

(2)与空气接触化学自热着火。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化学反应而着火。

(3)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相互接触化学自热着火的物质,一般情况下一种是强氧化剂,另一种是强还原剂,混合后由于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自热着火。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均可立即发生自燃着火。

2)蓄热自热着火。煤、植物、涂油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会发生蓄热自热着火。对其控制应当结合以下特点:

(1)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2)在储存过程中,散热条件不好,通风不良,氧化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堆积内积热不散,促使温度上升,反应加快,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时,可燃物就会着火。

(3)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2.电气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1)电动机(马达)超负荷运转或绝缘不良、短路发热起火;

(2)电气线路安装不牢或接头松动打火,引起周围可燃物着火;

(3)乱接乱拉电线或线路绝缘层老化、破损,导致并线短路,产生电火花起火;

(4)变压器线圈绝缘损坏或接头接触不良等造成短路或电阻过大发热起火;

(5)用过的电熨斗、电烙铁、电炉等未切断电源起火;

(6)熔丝(保险丝)安装使用不合格,超负荷时失去保护作用或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引起火灾;

(7)使用大功率灯泡靠近可燃物而着火。

3.机械点火源引起火灾成因。
  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考点:扑救醇类火灾的方法
扑救醇类火灾的方法:
1.醇类火灾应选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甲醇(CH3OH),属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能溶于水,凝固点-97.8℃,沸点64.8℃,闪点11.11℃,自燃点385℃,爆炸极限6.7%~36%,燃烧热值715.5kJ/mol,爆炸压力72.6N/c┫.甲醇,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医药、燃料、火药、防冻剂。
醇类物质,属于水溶性可燃物质,由于它们的分子极性较强,能大量吸收泡沫中的水分,使泡沫很快被破坏而失去作用,所以不能用蛋白泡沫和“轻水”泡沫来扑救醇类火灾。而抗溶性泡沫添加了抗溶物质,如“锌皂型”泡沫,由于金属皂增加了泡沫的耐液性,能抵抗水溶性可燃液体的破坏;凝胶型抗溶型泡沫,其混合液在形成泡沫时产生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极性溶液的胶状膜,泡沫稳定性和耐液体性较好等,能较好地覆盖于极性溶液的液面,达到灭火的效果。
2.注水稀释后用普通泡沫扑救。抗溶性泡沫主要用于扑救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脂等一般水溶性可燃液体火灾,也可扑救一般油类火灾和固体火灾,但因灭火成本高,一般不予采用。但是,多数消防队一般不备抗溶性泡沫,这种情况下,可冷却罐壁,使其稳定燃烧,待醇类液体数量相对减少后,大量向罐内注水稀释,在燃烧强度明显降低时,再向罐内喷射泡沫,方能将火灭掉。需要注意的是,向罐内灌注泡沫前,要加大罐壁冷却强度,使罐壁温度逐渐下降;灌注泡沫时间要打破5min灭火理论,要相对延长(10min~15min即可);灭火停喷泡沫后,仍要继续冷却罐壁降温0.5h~1h,这样灭火不易复燃。

苏州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
苏州注册安全工程师培训机构,主要从事技能提升和个人能力提高培训服务,欢迎致电咨询了解更多课程服务信息。

关于我们 | 招生合作 | 课程推广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电脑版
Copyright (c) 2006-2056 报名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广州张律师 粤ICP备14004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