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安防行业培训/消防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培训 >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 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头条 > 四平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头条 (推荐分站:四平培训网 | 四平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头条】四平建(构)筑物消防员消控证培训

发布时间:2023/4/2 9:04:59 更新时间:2023/4/5 22:21:38
责任编辑:培训机构(VIP会员已认证)

课程介绍
  培训机构开设课程有:消防设施操作员、消防工程师、一建、二建、建筑九大员、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

  《消防设施操作员(高级)》教材的编写以《消防设施操作员全国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依据。含"设施监控""设施操作""设施保养""设施维修""设施检测""技术管理和培训"6个培训模块。

  什么是初(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指从事建筑物、构筑物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检查和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人员。分为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

  初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由各地消防协会分别组织考试,每季度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分为理论模块与实操技能模块,二者都通过以后方可取得证书。初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与人事管理工作由各地区消防协会管辖。

  我们培训机构开设课程有:消防设施操作员、消防工程师、一建、二建、建筑九大员、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

  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科目

  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根据培训等级不同,考试侧重点也不同,其考试科目为:

  1、理论知识。包括消防工作概述、电气消防基础知识、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基本内容。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全国统一闭卷考试方式实施,时间100分钟,考卷由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统一命题。

  2、技能操作。包括消防控制室监控、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等实际操作内容。

  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建筑消防设施实际操作、功能测试等方式,考核标准按照全国职业标准中相应等级的基本要求和上级有关要求实施。

  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为百分制,分别满60分为合格,分别满80分为良好,分别满90分为优秀。

行业趋势
  就业方向之一:消防安全管理与培训
主要内容消防管理和消防培训等相关工作。
  政策“大”支持
2017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全国职业资格目录》,将两个职业纳入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范围。消防设施操作员属于准入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

学习资料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建筑物的分类及构造(二)
(四)按建筑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的材料分类
1.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一般多层建筑常采用砌体结构。
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该结构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能满足各类建筑不同的使用和生产工艺要求,且梁柱等构件易于预制,便于工厂制作加工和机械化施工,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
3.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是指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采用浇注或现场吊装的方式。这种结构常用于高层和多层建筑中。
4.特种结构
特种结构是指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如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会堂等大跨度建筑常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建造。
(五)按建筑高度分类
1.高层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2层及2层以上的厂房、库房。
2.单层、多层建筑
单层、多层建筑是指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的多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厂房和库房。
3.地下建筑
地下建筑是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
(六)高层民用建筑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七)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
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具体见现行全国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知识点:建筑火灾的发展和蔓延规律(二)
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和途径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
建筑火灾蔓延是通过热的传播进行的。在起火房间内,火由起火点开始,主要是靠直接燃烧和热的辐射进行扩大蔓延的。在起火的建筑物内,火由起火房间转移到其他房间的过程,主要是靠可燃构件的直接燃烧、热的传导、热的辐射和热对流的方式实现的。
1.热传导
在起火房间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蔓延扩大的火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热量必须经导热性能好的建筑构件或建筑设备,如伞属构件、金属设备或薄壁隔墙等的传导,使火灾蔓延到相邻上下层房间;二是蔓延的距离较近,一般只能是相邻的建筑空间。可见通过传导蔓延扩大的火灾,其规模是有限的。
2.热辐射
在火场上,起火建筑物能将距离较近的相邻建筑物烤着燃烧,这就是热辐射的作用。热辐射是相邻建筑之间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起火房间内部燃烧蔓延的主要方式之一。建筑防火中的防火间距,主要是考虑预防热辐射引起相邻建筑着火而设置的间隔距离。
3.热对流
热对流是建筑物内火灾蔓延的一种主要方式。它可以使火灾区域的高温燃烧产物与火灾区域外的冷空气发生强烈流动,将高温燃烧产物流传到较远处,造成火势扩大。燃烧时烟气热而轻,易上窜升腾,燃烧又需要空气,这时冷空气就会补充,形成对流。建筑物发生轰燃后,火灾可能从起火房间烧毁门窗,门窗破坏,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条件,使燃烧更加剧烈,升温更快,此时,房间内外的压差更大,因而流人走廊、喷出窗外的烟火,喷流速度更快,数量更多。烟火进人走廊后,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热对流,除在水平方向对流蔓延外,火灾在竖向管道井也是由热对流方式蔓延的。
(二)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
研究火灾蔓延途径是设置防火分隔的依据。综合建筑火灾实际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火从起火房间向外蔓延的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1.火灾在水平方向的蔓延
烟火从起火房间的门窜出后,首先进人室内走廊,如果与起火房间依次相邻房间内的门没关闭,就会进人这些房间,将室内物品烤燃。如果这些房间的门没开启,则烟火要待房间的门被烧穿以后才能进人。即使在走道和楼梯间没有任何可燃物的情况下,高温热对流仍可从一个房间经过走道传到另一房间。造成火灾沿水平方向蔓延扩大的主要途径和原因包括:
(1)未设防火分区
对于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物内未设水平防火分区,没有防火墙及相应的防火门等形成控制火灾的区域。
(2)洞口分隔不完善
对于耐火建筑来说,火灾水平蔓延的另一途径是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如户门为可燃的木质门,火灾时被烧穿;普通防火卷帘无水幕保护,导致卷帘失去隔火作用;管道穿孔处未用不燃材料密封等,都能使火灾从一侧向另一侧蔓延。
(3)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有不少装设吊顶的建筑,房间与房间、房间与走廊之间的分隔墙只做到吊顶底部,吊顶上部仍为连通区域,一旦起火极易在吊顶内部蔓延,且难以及时发现,导致灾情扩大。就是没有设吊顶,隔墙如不砌到结构底部,留有孔洞或连通空间,也会成为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的途径。
(4)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可燃构建与装饰物在火灾时直接成为火灾荷载,由于它们的燃烧因而导致火灾扩大。
2.火灾通过竖井蔓延
建筑物内部有大量的电梯、楼梯、设备等竖井,这些竖井往往贯穿整个建筑,若未周密完善的防火分隔,一旦发生火灾,烟火就可以通过竖井垂直方向蔓延到建筑的其他楼层。
(1)火灾通过楼梯间蔓延
建筑的楼梯间,若未按防火、防烟要求进行分割处理,则在火灾时犹如烟筒一般,烟火很快会由此向上蔓延。
(2)火灾通过电梯井蔓延
电梯间未设防烟前室及防火门分隔,在其井道形成一座座竖向“烟囱”,发生火灾时则会抽拔烟火,导致火灾沿电梯井迅速向上蔓延。
(3)火灾通过其他竖井蔓延
建筑中的通风竖井、管道井、电缆井、垃圾井也是火灾蔓延的主要途径。此外,垃圾道内存在很多可燃物,是容易着火的部位,也是火灾蔓延的主要通道。
3.火灾由窗口向上层蔓延
在现代建筑中,从起火房间窗口喷出的烟气和火焰,往往会延窗口墙及上层窗口向上蹿越,烧毁上层窗户,引燃房间内的可燃物,使火灾蔓延到上部楼层。若建筑物采用带形窗,火灾房间喷出的火焰被吸附在建筑物表面,有时甚至会卷入上层窗户内部。
4.火灾通过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建筑空调系统未按规定设防火阀、采用可燃材料风管或采用可燃材料做保温层都容易造成火灾蔓延。
通风管道蔓延火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风管道本身起火并向连通的空间(房间、吊顶、内部、机房等)蔓延;二是通风管道把起火房间的烟火送到其他空间,使在远离火场的其他空间再喷吐出来,造成大量人员因烟气中毒而死亡。因此,在通风管道穿通防火分区时一定要设置具有自动关闭功能的防火阀门。
可见,在建筑内搞好防火分隔,对于阻止火势蔓延和确保人员安全、减少火灾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平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
四平消防设施操作员培训班,主要从事技能提升和个人能力提高培训服务,欢迎致电咨询了解更多课程服务信息。

关于我们 | 招生合作 | 课程推广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电脑版
Copyright (c) 2006-2056 报名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广州张律师 粤ICP备14004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