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财会培训/财税培训/会计培训 > 中级经济师培训 > 中级经济师培训头条 > 黄石中级经济师培训头条 (推荐分站:黄石培训网 | 黄石中级经济师培训

【头条】黄石2023年中级经济师培训辅导报名详情

发布时间:2023/3/27 9:24:40 更新时间:2023/3/29 0:25:46
责任编辑:培训机构(VIP会员已认证)

学校介绍
  教学优势:
3项专属服务:专属内部资料、微信学习交流群、课前导学
6项教学服务:真题解析、易错题解析、教学跟踪、章节习题、在线答疑。
  学校特色:
2项专属服务:微信学习交流群、课前导学
5项教学服务:真题解析、教学跟踪、章节习题、在线答疑。

课程介绍
课程优势:
全程互动直播授课
独特的复习课机制
备考全面计划
学管师全程督学规划
授课老师全考季带学
课后习题巩固+课后习题答疑。
集训服务:
根据考试趋势研发仿真模拟试卷,在考前检测学习效果,直播讲评结合,教授学员答题速度和做题能力。
将新教材考点强化讲解,通过阶段测试、模拟训练等形式检测学习效果,消化巩固所学内容。
根据考试大方向设计教学内容,白天讲预划核心点,晚上练高仿真模拟题,达到会考点会做题,对考试胸有成竹。

特色优势
中级经济师考试:
采取机考的形式,也就是上机考试,这就需要考生提前熟悉机考操作,以防考试时耽误时间。中级经济师每科考试时长1.5小时。单科时间短,题量大,时间紧张,要求考生对知识掌握熟练,做题速度快。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以免在考场题目做不完。
全程指导伴学:
专属班主任制
学员在“我的班主任”里面找到专属班主任的手机号、微信号、QQ号,随时保持联系,反馈沟通学习效果,。
测评式个性化指导
根据后台监测的学习数据和测评情况,主动帮助学员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
贴身学习管家
作为贴身学习管家,提前为学员规划整理重要时间节点信息,指导学习进度和学习规划。

行业趋势
  证书优势评定职称:是一种职称,为高级经济师的评审做准备,成为高级经济师;。
  在北京、天津部分城市,可享受积分落户加分40分左右。

学习资料
  经济师考试中级基础考点预习:统计指数
第二十四章统计指数
1.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
2.指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①数量指数是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指数等;
②质量指数是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的,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①简单指数又称不加权指数,它把计入指数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视为相同;
②加权指数则对计入指数的项目依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数,而后再进行计算。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加权指数。
3.加权综合指数分为(1)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2)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帕氏)
4.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它是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的一种计算方法。拉氏数量指数在实际中用得较多,而质量指数用得较少。
5.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它是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的一种计算方法。帕氏质量指数在实际中用得较多,而数量指数用得较少。
6.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7.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构成的数量关系式称为指数体系。实际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体系。
8.指数体系的作用:(1)对现象发展的相对变化程度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2)对现象发展变化的绝对数量及各因素的影响数额进行分析
9.我国目前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考点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1.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指标:频数与频数分布、比例、百分比、比率。所以比例是部分比总体,通常反映的是结构,比例之和为1。
2.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条形图有单式和复式等形式。
3.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累积频数和累计频率
4.分类数据在整理时除了要列出所分的类别以外,还要计算出每一个类别的(比例,频数,比率,频率)
5.数值型数据分组的方法有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
6.单变量值分组是把每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这种分组方法通常只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较少的情况。
7.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组距分组(适合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的步骤:
8.1、确定分组组数,要求(1)组数既不太多也不太少(2)尽量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和组内资料的同质性(3)能够充分显示客观现象本身存在的状况;2、对原始资料进行排序;3、求极差:观察值减去最小观察值;4、确定各组组距:组距=极差/组数=某组的上限值-该组的下限值(适用于等距分组);5、确定组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6、确定各组观察值出现的频数:组距分组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以防止重复;确定组限时应注意:,组的下限值应比最小的观察值小一点,最后一组的上限值应比的观察值大一点。第二,特别需要或不得已的情况除外,不要使用开口组。第三,组限应取得美观些,按数字编好,组限值应能被5除尽,且一般要用整数表示;7、制作频数分布表。

黄石中级经济师培训
黄石中级经济师考试,主要从事技能提升和个人能力提高培训服务,欢迎致电咨询了解更多课程服务信息。

关于我们 | 招生合作 | 课程推广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电脑版
Copyright (c) 2006-2056 报名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广州张律师 粤ICP备14004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