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级药士培训 > 北京初级药士培训 推荐分站:北京培训网

北京有那些初级药士培训学校

发布时间:2021/12/21 14:17:28 更新时间:2021/12/21 14:17:28
责任编辑:北京初级药士培训招生(正保医学(VIP会员已认证)

学校介绍
  截至2019年,正保医学教育网累计注册学员近500万人,提供医学专业及考试信息1000多万条,日独立IP访问量117万人,赢得了广大医学从业人员的认可和信赖。未来,我们将紧跟正保远程教育的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多年累积的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培训模式,持续为行业输出高素质人才,从而助力我国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医学教育网是正保远程教育旗下的一家大型医学教育网站,成立于2005年1月,从事40多类、1000多门网上课程辅导,广大考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医学类考试政策、动态和参加培训。

师资力量
钱老师
老师介绍:医学教育网专职讲师,从事药学专业辅导已有十年,对考试命题规律和应试技巧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
学员印象:逻辑性极强、授课严谨而不失活泼
主讲科目:《相关专业知识》。
赵老师
老师介绍:医学教育网专职讲师,从事教学研究十余年,对考试方向、出题点均有深入研究。
学员印象:授课内容重点突出、总结性强
主讲科目:《专业实践能力》。

课程介绍

特色优势
名师云集,超高通过率:权威专家云集,卓越培训效果,强势打造医考黄金品牌。
打包下载,经济实惠:提供课件的视频、课程讲义相关内容的视频集成打包下载,声音的mp3格式下载。

培训学习资料
  绪论

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的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二)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属药理学的一个分支。

二、新药药理学

1.临床前药理研究以试验动物为对象,分为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研究(急毒、长毒、一般毒性、特殊毒性)等。

2.临床药理研究在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中进行,分为I、Ⅱ、Ⅲ、Ⅳ期临床试验,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必须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以健康志愿者或患者为研究对象。必须提供临床前研究资料。

例题

临床药理研究不包括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动物试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临床药理研究分为I、Ⅱ、Ⅲ、Ⅳ期临床试验。
  药动学

一、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药动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即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其中单纯扩散是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被动转运是指药物分子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至浓度低的一侧,是一种不耗能的顺差转运,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成正比。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三种形式。

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指脂溶性药物溶于细胞膜的脂质而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滤过:又称膜孔扩散或水溶扩散,指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小分子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至低压侧的过程。如乙醇、乳酸等水溶性物质可通过膜孔滤过。

易化扩散:包括载体转运和离子通道转运。载体转运是指某些不溶于脂质而与机体生理代谢有关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具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等特点。离子通道转运是指一些离子如Na+、K+、Ca2+、Cl-一等可通过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质通道转运。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1.消化道吸收

1)口服给药:酸碱度。

2)舌下给药:可避开首关消除,仅适用于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如硝酸甘油。

3)直肠给药:可避开首关消除,适用于刺激性强的药物

首过消除

药物经口服在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因经过灭活代谢而失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现象。

药物:利多卡因、吗啡、哌唑嗪、硝酸甘油、维拉帕米、普萘洛尔、氯丙嗪及丙咪嗪等。

记忆要诀:立马派硝维普烙饼

2.注射部位的吸收:常用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

3.呼吸道吸收:呼吸道给药主要由肺泡吸收。

4.皮肤和黏膜吸收

(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血浆蛋白结合率系指药物在血浆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比率。在正常情况下,各种药物以一定的比率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血浆中常同时存在结合型与游离型。结合后是可逆的,不分布,不代谢,不排泄。

2.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器官血流量

5.特殊屏障

(1)胎盘屏障

(2)血脑屏障

脑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内皮细胞之间无间隙,且毛细血管外表面几乎均为星形胶质细胞包围,形成了血浆与脑脊液之间的屏障。能阻碍许多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通过,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

(3)肠肝循环

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如洋地黄。

(四)药物的代谢

P450酶系

1.肝药酶诱导剂:使酶活性增强的药物。

如:灰黄霉素、地塞米松、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利福平等。-诱导加强P450酶的活性,加速药物的代谢-药效减弱。

记忆:灰黄土地诱惑大,两本就能卡一利。

2.肝药酶抑制剂:使酶活性减弱的药物。

如:酮康唑、氯霉素、吩噻嗪类、别嘌呤、西咪替丁等。-抑制P450酶的活性,减慢药物的代谢-药效增强。

记忆:酮氯吩别多可西,情绪难免受抑制

(五)药物的排泄

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物自血液排出体外的过程。肾是排泄的主要器官,胆道、肠道、肺、乳腺、唾液腺、汗腺、泪腺、胃等也可排泄某些药物(不包括肝脏)。

1.肾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经肾排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及肾小管分泌三种方式。

2.胆汁排泄可形成肝肠循环如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某些抗菌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经胆汁排泄。

3.乳汁排泄如吗啡、阿托品等可自乳汁排出,故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重。

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一)药物的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1.当药物的吸收速度大于消除速度时曲线上升,故曲线的升段反映药物的吸收分布过程,吸收快的药物曲线上升快;给药后达到的血药浓度称为药峰浓度(Cmax),其与药物剂量成正比,给药后达到血药浓度的时间称为达峰时间(Tmax)。

2.坐标轴和药时曲线围成的面积称为药-时曲线下面积(AUC)。AUC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与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

(二)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生物利用度(F):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2.半衰期(t1/2):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停药后,约经5个半衰期,可以认为药物基本消除。如某药半衰期8小时,一次给药2天消除。某药半衰期2小时,10小时可以稳态。

3.清除率(CL):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数,即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

4.稳态血药浓度(Css):临床药物治疗常需连续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如一个半衰期口服给药一次,首剂加倍可快速稳态。

5.药物的消除消除方式有两种:

一级动力学消除(恒比消除)

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率不变,半衰期恒定。

零级动力学消除(恒量[速]消除)

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半衰期不恒定。

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

1.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但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2.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

3.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t1/2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干净。

4.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可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消除速度和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

北京初级药士培训相关介绍:

报名地址:北京初级药士培训发展前景看好,我处今年继续举办北京初级药士培训,名师授课,欢迎同学们报读!

------ 最新发布的北京初级药士培训信息 ------
关于我们 | 招生合作 | 课程推广 | 招聘信息 | 免责声明 | 电脑版
Copyright (c) 2006-2056 报名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广州张律师 粤ICP备14004790号-3